【庆余年】博物馆讲解不应成为“没有感情的复读机”
来源: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 更新时间:2024-11-01 08:44:04
作者:任冠青
前些天去逛某个园林博物馆,博物一位自信大方的馆讲“小孩姐”讲解员特别引人注目。她娴熟地引导一组参观者来到展厅二层,解不机在一个石雕摆件前站定,应成有感然后饶有兴味地问道:“大家看这一块块的为没石头像什么?对,像姜。复读庆余年这些‘姜’连接成一座山的博物形状,表达了‘江山’这一美好寓意。馆讲接下来我们移步去看下一件展品。解不机”
等我们自行参观完二层展厅,应成有感迎面又碰上了乘电梯上来的为没“小孩姐”,她正忙着给新一组游客讲解。复读钉钉在“姜山”前,博物她再次用饱满的馆讲情绪发问:“大家看这一块块的石头像什么?”
我一点都不怀疑这位“小孩姐”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深觉这份讲解任务能大大提升孩子的解不机公共表达和应急协调能力。只是,有时也忍不住去想:夜深人静之时,她会不会怀疑这种周而复始讲解的意义呢?除了“我要认真负责讲好”的信念感,她又能从这份“工作”中获得多少深层次的知识滋养?
把青少年放到志愿讲解岗上锻炼,并不必然会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如果对他们的引导培训停留于谐音梗、奇闻轶事等“琐碎”叙事,孩子们对展品的腾讯视频理解就很容易流于表面,输出的也大概率是模式化的内容,无益于其知识体系的充实和拓展。当志愿讲解成为“复读机”般的重复性流程,孩子们对文博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反而可能被渐渐消磨掉。
这种青少年讲解存在的局限,或许更多是对当下文博领域讲解问题的折射。参观博物馆时,类似较为肤浅僵化的讲解方式并不少见。有些讲解员为了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倾向于挑选那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展品,而这些小故事往往听过“乐一下”就完了,没有多少延展至人生哲理、艺术旨趣、文化深层肌理的空间。这也让不少网友吐槽:有些讲解,听了又好像没听。不客气地说,这样的讲解,即便没有戏说歪曲历史,也是对博物馆资源和参观者时间的一种浪费。正因如此,随着近些年“博物馆热”的兴起,不少游客都开始呼吁更高质量、更具文化内涵的博物馆讲解。
每个人的解说风格不同,理想的博物馆讲解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化”样貌,但有一点理应存在共识:好的讲解,应当是对人心和灵魂的触动,而不仅仅满足于戳中人们的笑点和“八卦心”。毕竟,那些琐碎的奇闻轶事终归只是作为调剂的“佐料”,展品所承载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纵深感,才是更值得被探讨和关注的主题。
前几天参观岳麓书院时,一位讲解员的解说令人印象深刻。她的解说词中,并没有多少令人捧腹的“包袱”,却如同一颗强力的磁铁,吸引一众参观者全程听完40分钟的内容。从对岳麓书院学规的逐句解读,对“疑误定要力争”“痛戒讦短毁长”等治学、为人之道的分析,到回溯“实事求是”的历史渊源,再到对书院建筑设计合理性的讲解……如果说大家在参观初始还处在状态之外,那么随着讲解慢慢深入,很多人的内心也逐渐沉静下来,用耐心聆听的方式表达着对历史的思考和敬意。
有人也许会说,青少年的人生经历有限、感悟能力尚未成熟,要求他们谈论这些内容或许太过深刻。但事实上,很多家国情怀、美学素养和人文关怀,不一定非要亲身体会、完全成熟后才能理解。文博机构只要在培训中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就完全可以引导青少年超越一次次复述奇闻轶事的简单讲解模式,真正让这份“工作”成为滋养精神世界的源泉。
比如,可以通过提供延伸阅读书单、增强专家指导等方式,鼓励孩子们依托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统一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自主地阅读相关背景资料,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课外知识框架,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讲解内容之中。如此一来,青少年便不再只是“没有感情的复读机”,而是真正成为讲解的主导者,决定对一个展厅、一次展览,重点讲解哪些展品、从怎样的视角进行解读,尝试脱离既有文案与游客展开实时交流……
也许,他们一开始的讲解会略显稚嫩、不够“完美”,但在这种更具主动性的谋划布局中,青少年的综合素养无疑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历练,避免形式主义窠臼,这也应该是鼓励青少年参与志愿讲解的初衷所在。(任冠青)